华流才是真顶流,这场婚礼凭什么被称为“明制婚礼天花板”
2023-03-17 文/雁瑜 图片提供/老谭
国潮回归,国风兴起的当下,中华上下五千年所沉淀的文化宝藏,开始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关注。
这是去年的一场被称为“天花板级别”的明制中式婚礼,一度被诸多婚礼人借鉴、模仿。但是很多人往往只得其形,却无法得其精髓。
因为这样一场完美呈现的中式婚礼,除了钱之外,还关乎新人的美学修养,设计师的用心设计,给力搭建,才能做到这样有文化,豪而不土的场景。
我们采访了这场婚礼的设计师老谭,和她一起聊聊这场令人惊叹的中式婚礼幕后的故事。
△现场对16米镂空自发光龙凤喷色的老谭
深受家庭影响,老谭特别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打造出了诸多经典的中式婚礼现场,不论是以山海经中文鳐鱼为灵感的《文鳐逐雨》,
以《千里江山图》为灵感的,只此青绿同款婚礼,还是将山海经中的神话传说和古典青花瓷结合婚礼《青花瓷》等,
在老谭的设计中,我们既能感受到她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能感受到她对婚礼的热忱。
△老谭部分中式婚礼作品
48米全厅包围装饰、25米曲线形镂空吊顶、吊顶1800多个榫卯结构零件、16米通体镂空自发光龙凤,经过策划团队50号人四天四夜不眠不休的搭建。这是这场盛大中式婚礼,用数据描述出的骨架。
和新娘修改了30次的沉浸式明制婚礼效果图,是这场婚礼完美背后的用心和沉淀。
设计师老谭说:“感谢我的新人们无条件的信任,连合同都没有签,就直接把钱转给我做婚礼了。
说来惭愧,作为一名婚礼人,我对汉婚的知识储备量却不及我的新娘,她和我一样也是设计专业出身的,大学创业期间还开过文创公司,因为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喜爱去研究了大量跟明代婚俗有关的资料,所以对我的设计要求也很严格,力求尽量“还原”。
例如明代流行的纹样以及明代的建筑特征如何运用到婚礼场布上,“丹凤遇龙”是新娘与先生的名字组合,即是主题也是背景,由老谭父亲手写的隶书与龙纹结合做成牌匾。
背景的龙凤形态至少修改了10个版本,连新郎都参与了草图设计,最后成品由师傅手工雕刻了成千上万的鳞片做成发光工艺。
这场婚礼筹备了一年多的时间,现场道具之精细是可以用放大镜来看的,后来才发现新娘从自己到傧相团亲友团的服化、接亲的仪式流程、现场的沉浸感和体验感都是在力求“还原”传统。
所以后来这场婚礼相关的影片在一些平台上有了很高的传播性,就是因为新人从多维度的“还原”,才受到了大家的喜爱,才有了这些所谓的“流量”,当传统转化为流量,这是老谭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在那么多留言中,最打动老谭的是这一条:“如果当今的古偶电视剧场景和服化能做到这么用心的程度,而不是把预算都花在顶流上,谁会不爱看呢?”
老谭表示,由衷感谢大家对我的作品的肯定,也让我对“文化自信”有了更深的领悟,对于中式文化艺术我懂得还太浅显,仍然需要大量时间去积累沉淀,但我愿尽我的微薄之力,从中式婚礼输送更多作品,把传承价值变成传播价值。
新娘身上的婚服,名为八宝龙凤织金云锦大衫。
由黄金反复捶打成箔,碾平抛光后按照规定的尺寸切成细丝,用大花楼木质提花机制作完成,拽花工和织手两人相互配合,
一天仅能织5-6厘米左右。并且由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郭俊为该婚服做鉴定人,师从徐仲杰、朱枫等大师。
凤冠为明代燕居冠,由纸胎点翠工艺做成,镶嵌宝石珍珠5000余颗,顶部排列金丝编织的金龙3条,口衔珍珠流苏垂饰,作飞腾姿态。
“凤冠霞帔,十里红妆”的婚嫁仪式,尽显华夏传统婚礼的华美和气韵悠长。
她说:“一场赠予先生的中国传统婚礼圆满落幕,凤冠霞帔十里红妆,因为先生是印尼华侨,我们以后大部分时间是在海外定居,所以特别想留下值得纪念的回忆,
能用婚礼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将来也会影响我们的子孙后代,不管今后他们走到哪里也不会忘根。
也希望我们华夏儿女坚定文化自信的同时,让美好的中国文化在九州大地上熠熠生辉。”
当然这场婚礼除了钱之外,我们更希望大家能看到的是,有人愿意用如此多的精力和金钱去还原我们中国的传统婚礼,这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文化自信。
当然这一场盛大的中式婚礼无疑是十分成功的,无论是从婚礼过程中全场宾客目不转睛的状态,还是在网络上关于中式婚礼浪潮的讨论,
从中可以看到,我们都喜欢美的事物,而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礼仪的一举一动都包含了天道自然的含义与优雅庄重的美丽。
这种美是华夏民族的千年文化的底蕴所赋予的,不浮华,不跳跃,庄重而气韵悠长。
而对于设计师老谭而言,无论是广西第一场百万婚礼的名头,还是“中式婚礼天花板”的赞誉,把华流才是顶流的文化自信传递给更多的人,是她觉的这场婚礼让其最为开心的事情。
她也坦言特别幸运能够遇到这样的新人,尊重热爱传统文化,愿意在自己婚礼的方方面面去还原一场明制婚礼。